23.05.开盘第一根强势K线可能是骗入的


图 23.5 开盘第一根强势K线可能是骗入的

有时候第一根K线可能诱使交易者做错方向,然后交易日成为朝相反方向的强劲趋势交易日。如图23.5所示,市场当天开盘跳空跌破前一天的低点,并突破了前一天后半部分形成的宽幅交易区间(头肩顶熊旗)。当天第一根K线(K线9)是多头趋势K线,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部分回补缺口的走势甚至形成一轮上升趋势许多交易者在其上方1个最小报价单位处挂单做多。然而两根K线之后市场跌破其低点,造成这些多头被套。这根多头趋势K线之所以造成多头被套、空头踏空,是因为交易者认为它是一个强势信号,预示市场将会试图回补缺口,甚至可能成为上升趋势交易日。这根阳线尝试反转开盘跌破前一天交易区间和趋势通道线的走势。然而在开盘的时候,你必须保持高度灵活,必须假定市场可能出现与你一分钟之前判断完全相反的走势。你必须在其发生之时立即发现它,以尽早入场。市场试图返回趋势通道线上方,但这一努力归于失败,成为一个突破回踩做空形态。这一双K线突破回踩可能带来某种等距下跌。如果交易日成为趋势交易日,而你错过了最初的入场点,不要焦虑,全天都会有机会入场。
K线10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做空机会,卖点在K线9多头趋势K线低点下方1单位,因为大部分被套的多头都会在这里卖出,从而推动市场下跌。而且,任何潜在的买家都会等待进一步的价格信号,使得市场上只剩下卖家,使之成为高概率的做空机会。空头还会一路在熊旗中加仓,让那些过早入场抄底的被套多头帮助推动市场进一步下跌。
截至K线11收盘(确认了向下突破走势),交易者确信市场已经彻底转空。许多交易者在K线11前面那根空头突破K线收盘时相信"始终入场"的方向巳转为向下。随后市场出现大量反转尝试,但依然收于最低点。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当你看到市场走出始于开盘的强劲趋势,至少应该试图让一部分头寸参与摆动。如果你还同时做多,那么在退出多头之后,你必须强迫自己重新回到空头阵营,抓住一个小的做多机会而错过大的做空机会是不划算的。

本图的深入探讨

在图23.5中,K线12是一根强多头趋势K线,但它与前面两根K线大致重卺,因此是一个小型交易区间的一部分而非真正的反转K线。反转K线必须放到整体环境下来进行判断,当其与前面的K线重叠度过高,就属于小型交易区间的一部分,而在下跌趋势中,在交易区间上方买入是错误的。聪明交易者反其道而行之,在前一根K线(即便其为实体较长的阳线)高点及其上方挂限价空单。
K线13是一个低2做空形态,但信号K线为小十字星。十字星属于弱信号K线,而弱建仓形态通常意味着市场尚未准备好突破。不过,在这种强劲下跌趋势中,你可以以任何理由做空,只需要把止损设宽一点。你也可以在K线12或K线11低点下方做空。在强劲下跌趋势中,你可以在K线低点以及摆动低点下方做空,依然能够获利。
K线14是低2失败之后市场向上反转的尝试,因此是第三波向上推动。K线11后面那根十字星是第一波,K线12是第二波。熊旗中的第三波向上推动构成个楔形熊旗,因此在其低点下方做空是合理的。
K线14低2失败买入形态告诉我们,交易者最糟糕的操作之一就是在熊旗中根弱K线上方买入,试图获取刮头皮利润。这种做法不仅造成这笔刮头皮交易亏损,而且会让你陷入多头思维,无法在心理上准备好在市场突破熊旗时做空,而后者成功率要高得多,而且可能带来一个摆动交易机会而非仅仅是刮头皮。
K线15突破K线是一根强空头趋势K线,表明空头控制着市场。当市场出现如此强势的向下突破,通常至少还会出现两波下跌,形成一个下降通道,而这另外的两波下跌往往构成一个楔形牛旗。接下来通常会进入两段式调整,图中即为K线22回踩均线的反弹走势。
K线22是一根均线处的空头反转K线,以及一个低2卖点。它还是一个20根均线缺口K线做空形态以及楔形熊旗(截至K线19的向上推动是楔形中的第一波上涨)。
随后市场继续下跌并创出新低,在K线25出现双K线反转。K线25还是对一个单K线末端旗形的向上反转,以及一个形成中交易区间底部的高2买入信号。
K线27是一根强多头趋势K线,试图构成一次向上突破,但最终与K线22构成双顶熊旗。
K线28双内包(ii)形态成为一个末端旗形,市场从K线29小型下降高点以及均线缺口K线做空形态向下反转。
K线30是对下跌行情低点的两段式低点抬升方式的测试。
跌势反弹在K线35的楔形熊旗结束(K线27和K线33是前两波向上推动)这个高点抬升造成多头被套、空头踏空,也提醒交易者市场可能恢复下跌。交易者注意到K线35未能扫掉K线11下方空头的盈亏平衡止损,意味着最强势的空头在发力。这些强势空头在K线15强势突破中接管市场,然后在一旁观望,等待市场测试突破位。收盘前他们突然杀将出来,将市场打压至新低。


详见:
《高级趋势技术分析 价格行为交易系统之趋势分析》
第四篇 常见趋势形态
第23章 始于开盘的趋势与小幅回撤趋势
第5个案例(图 23.5)
第348-350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