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研究道德的历史学者那里,支配他们精神的可能是一些善良的精灵。向这些精灵们致以崇高敬意!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精灵自身却缺乏历史精神,而他们恰恰遭到了所有支配历史的善良精灵们的遗弃!从本质上而言,这些精灵们的思维与陈旧的哲人习俗一样,都是非历史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他们试图确定“善”这一概念兼判断的起源时,其道德谱系之拙劣从一开始就暴露无遗。他们晓谕众人说:“人们最初是从无私行为的服务对象方面,也就是该行为对服务对象有用的角度来赞许这一无私行为的,并称其为‘好’;后来人们忘记了这种赞许的起源,同时由于无私的行为在习惯上总是被赞扬为好,因此它也就直接被认为是好的——就好像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好的一样。”
人们立刻看到:第一段引言就已经包含了那些过于敏感的英国心理学家们全部的典型特征,——我们发现了“有用”、“忘记”、“习惯”和结尾处的“谬误”等词语,所有这一切统统都被用来支撑某种声望,而迄今为止,上等人一直都自豪于拥有此种声望,就好像拥有某种人类的特权一般。此种自豪理应被羞辱,此种声望理应被贬值:但这一点是否已经实现了呢?……
首先,目前在我看来,这种理论很显然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和设定“好”这一概念的原初发生地:对“好”的判断并非起源于那些受益于“善行”的人! 事实上,那些“好人”自己才是这一判断的起源,也就是说那些高贵的、有权势的、上层的和高尚的人们认为并判定,他们自身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好的,即属于第一等级的,与他们相对的则是低下的、下贱的、卑劣的群氓。他们从这种保持等级差别的激情中为自己获取了创造价值并彰显这些价值的权利:行为的有用性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最高级别的价值判断就是要确定等级并突出等级,而对于这样一种迸发的激情而言,有利性的观点恰恰是极其陌生且不合时宜的:这种激情正是在这里遭遇到了那种以工于心计、锱铢必较为前提的低级热情的对立——不是一次,不是例外,而是永久。高贵的激情和保持等级差别的激情,正如所言,这就是某个上等的统治阶层在与低贱阶层、“下等人”发生关系时所具有的持续的、主导性的总体感觉与基本感觉——这就是“好”与“坏”相对立的起源。(主人拥有赐名的权利,而这一权利后来逐渐发展到,人们允许自己将语言的起源本身理解为统治者的权力表达:他们说:“这叫什么,那叫什么”,他们用声音给每一物、每一事打上烙印,并通过这种方式似乎要将它们占为己有。)
正是因为这样的起源,所以“好”这个词从一开始就与“无私的”行为完全没有必然的联系:那只是那些道德谱系学家的迷信而已。
只有到了贵族的价值判断走向衰亡的时期,“自私”与“无私”的尖锐对立才逐渐被强加给人的良知,——用我的话说,这是一种群体本能,这种本能伴随着上述对立而最终获得了表达自己(也可以是不断表达自己)的机会。然后又经过了很长时间,这种本能才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主宰,道德的声望才与上述对立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如今的欧洲正是这样:现在占主导地位的就是这样一种偏见,它把“道德的”、“无私的”、“公正的”视为同等价值的概念,而它在人们头脑中的影响力已经可以与某种“固定观念”和脑部疾病相媲美)。
上一篇
道德的谱系-1善与恶,好与坏-3
2023-04-07
下一篇
道德的谱系-1善与恶,好与坏-1
2023-04-07